400-808-5320

EN

产品咨询订购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动态 ·
mRNA展示技术:让蛋白与多肽药物筛选走上“高速路
来源:瀚海生物市场中心
日期:2025-09-08
浏览次数:7

背景概述


mRNA展示技术能在海量的多肽或蛋白质文库中,通过靶标分子特异性结合快速筛选目标蛋白,为药物靶点发现、蛋白质互作机制研究等领域提供强大助力。而这一技术之所以能实现 “从基因到蛋白的精准追踪”,背后离不开多个核心步骤的协同配合,其中,嘌呤霉素引入更是堪称整个体系的 “灵魂纽带”。正是这一步骤,让 mRNA 与翻译出的蛋白质形成牢不可破的共价连接,为后续的筛选与研究奠定了核心基础。

今天,我们就先从 mRNA 展示技术本身说起,再深入剖析嘌呤霉素引入这一核心技术的神奇作用。


mRNA展示


mRNA展示技术是一种体外选择和定向进化技术,可在一次实验中筛选数万亿(trillions)mRNA - 蛋白质偶联变体以实现所需功能。在定向进化中,为改变目标蛋白或肽的结合或催化性质,可以使用一系列体外和体内技术,从大量变体混合物中分离出具有目标功能的蛋白质。



图1 通过mRNA展示进行的体外筛选流程


01、构建编码mRNA的DNA库

构建大容量随机DNA库用于编码mRNA,并对DNA进行特殊加工:在5’端添加转录启动子(如:T7启动子)、翻译增强子、翻译起始密码子等序列;开放阅读框(ORF:通常包含固定和随机密码子的混合,需要根据目的蛋白而设计);3’端不加终止密码子,并添加亲和纯化标签。


02、RNA转录并与嘌呤霉素连接

在体外利用RNA聚合酶将DNA转录成mRNA后,将mRNA的3’端和含嘌呤霉素的核酸片段偶联。


03、体外翻译,形成mRNA-肽复合物

核糖体以带有嘌呤霉素的mRNA为模板进行体外翻译,并生成新肽链,嘌呤霉素进入核糖体A位点,肽链C末端与嘌呤霉素氨基连接形成酰胺键并中止体外翻译,使mRNA和新生肽链形成mRNA-肽复合物,并从含核糖体及其他成分的反应液中纯化出来。



图2 不同的DNA序列库设计和非天然氨基酸引入可构建不同的多肽库


04、cDNA逆转录,形成cDNA/mRNA-肽复合物

通过逆转录实时聚合酶链(RT-PCR)反应,对mRNA进行逆转录,从而得到与蛋白质结合mRNA的互补DNA链,即cDNA,生成cDNA/mRNA-肽复合物,以稳定核酸成分并加速筛选后基因信息的恢复。


05、筛选,分离

采用ELISA、磁珠法等,将目标靶点固定化于固相载体上,筛选出可特异性结合目标靶点的cDNA/mRNA-蛋白质融合体,并将无法结合的cDNA/mRNA-蛋白质融合体分离。


06、扩增,获得下一轮筛选的DNA模板

在高pH下将cDNA/mRNA-蛋白质融合体中的mRNA水解,释放cDNA链,并对cDNA进行PCR扩增,为下一轮筛选提供DNA模板或测序,这一阶段利用易错PCR可增加以扩增DNA为中心的序列多样性。


07、富集,得到目标蛋白和基因序列

依靠DNA库的多样性和靶点作用,在进行4~10轮筛选后,可富集高亲和力结合靶点的多肽序列。通过cDNA测序来确定多肽的结构。


为什么嘌呤霉素是 mRNA 

展示的 “必选项”?


mRNA 展示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实现 “基因型(mRNA)与表型(蛋白质)的精准偶联”。而嘌呤霉素,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 “分子桥梁”。
作为一种氨酰 tRNA 类似物,嘌呤霉素拥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它既能被核糖体识别并参与肽链延伸,又能在翻译过程中与新生肽链形成稳定的酰胺键。当 mRNA 的 3' 端连接上嘌呤霉素后,核糖体在读取 mRNA 信息合成蛋白质时,会误将嘌呤霉素当作 “氨基酸原料” ,让其进入核糖体a位点,在核糖体肽基转移酶中心(PTC)催化的反应中,其游离氨基接受来自p位点肽基tRNA的新生多肽链,纳入肽链(图3)。由于嘌呤霉素的两个部分之间的肽键不能被aa-tRNA进一步切割,最终使 mRNA 与蛋白质通过嘌呤霉素紧密连接 —— 就像给 mRNA 装上了 “挂钩”,牢牢锁住翻译产物。


图3 嘌呤霉素连接mRNA-肽复合物示意图 


(嘌呤霉素是氨酰化tRNA 3'末端的结构模仿物。嘌呤霉素与酪氨酸tRNA之间的差异以红色突出显示)


嘌呤霉素连接子的发展


将嘌呤霉素精准连接到 mRNA 的 3' 端,需要经过严谨的设计与操作,为提高嘌呤霉素与mRNA的连接效率,嘌呤霉素连接子逐渐得到了改进(图4)。



图4 mRNA-嘌呤霉素连接子制备方法比较


01、夹板DNA

最初的mRNA展示通过夹板DNA,用T4 DNA/RNA连接酶连接mRNA和嘌呤霉素连接子,尽管嘌呤霉素连接子的投入量超过了mRNA 200倍,但这两种方法的连接效率仍然很低。


02、长生物素片段嘌呤霉素连接子(LBP)

为了解决mRNA展示的弱点(即低连接效率和mRNA不稳定性),通过在嘌呤霉素连接子中引入与mRNA和生物素的杂交区域,开发了mRNA展示的变体——cDNA展示(嘌呤霉素连接子包含一个反转录引物区域,因此在反转录反应中不需要添加引物)。嘌呤霉素连接子与mRNA的杂交可以通过T4 RNA连接酶提高连接反应的效率,因为嘌呤霉素连接子的5'末端和mRNA的3'末端是邻近定向的。

生物素用于将mRNA展示分子固定在磁珠上,易于清洗换液,去除干扰反转录反应的核糖体等物,以便于后续的反转录反应。生物素去除通常用LBP中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


03、短生物素片段嘌呤霉素连接子(SBP)

更短的连接子序列迭代,降低DNA合成的成本,并提高mRNA与连接子的连接效率。利用RNase T1可特异性地在单链RNA的鸟嘌呤核糖核苷酸(G)后进行切割的原理去除生物素。


04、通过光交联制备的cnvK嘌呤霉素连接子

cnvK碱基的引入,有效减少了mRNA的降解,因为不再需要含有会激活污染核糖核酸酶的阳离子的T4 RNA连接酶反应缓冲液。在mRNA与cnvK嘌呤霉素连接子的光交联中,mRNA与cnvK嘌呤霉素连接子的混合比例为1:1–1.5,连接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


mRNA展示筛选案例


mRNA展示技术因其更大的库容量、更可控的筛选调节、更短的实验周期等优势,成为多肽药物筛选库平台构建的新趋势。


MK-0616是默沙东借助Ra Pharmaceuticals的mRNA展示环肽库筛选出来的前体,后期经过药物化学家两年多的优化,成功将12个氨基酸的单环肽,变成8个氨基酸的三环肽。


2025年6月9日,默沙东宣布其口服PCSK9抑制剂enlicitide decanoate(MK-0616)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两项关键III期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这一成果标志着该药物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口服型PCSK9抑制剂,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选择。



Ra基于mRNA展示技术开发的另一款zilucoplan也于2023年10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




结语


综上所述,mRNA展示技术凭借其巨大的突变体库容量、精准的基因-蛋白偶联能力和高度灵活的筛选策略,已经成为现代蛋白质工程和药物研发中的重要平台。嘌呤霉素在这一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分子桥梁”角色,使得基因型与表型得以有效对应,大幅提升了筛选的效率与准确性。随着嘌呤霉素连接子技术的不断演进,mRNA展示体系在提高表达效率、稳定性和适用性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近年来,通过这一平台诞生的创新药物不断涌现,推动了多肽药物和蛋白药物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持续优化,mRNA展示将为新药发现、蛋白互作研究乃至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更多突破性的进展。


瀚海新酶与mRNA展示


瀚海新酶生命科学解决方案


瀚海新酶可提供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合成生物学等系列产品。涵盖核酸提取、分子克隆、细胞培养、细胞转染、细胞冻存、细胞检测和细胞分选、RNA合成全套原料,无细胞体外蛋白合成等现货产品,以及DNA合成、RNA合成与重组蛋白CDMO服务。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同学垂询。
参考文献

[1] Kamalinia G, Grindel B J, Takahashi T T, Millward S W and Roberts R W 2021 Directing evolution of novel ligands by mRNA display Chem. Soc. Rev. 50 9055–103

[2] Arai H, Kumachi S and Nemoto N 2019 cDNA Display: A Stable and Simple Genotype–Phenotype Coupling Using a Cell-Free Translation System (Springer US)[3] Kamalinia G, Grindel B J, Takahashi T T, Millward S W and Roberts R W 2021 Directing evolution of novel ligands by mRNA display Chem. Soc. Rev. 50 9055–103[4] Peacock H and Suga H 2021 Discovery of De Novo Macrocyclic Peptides by Messenger RNA Display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42 385–97

内容丨市场部、生命科学事业部

编辑排版丨品牌

审核丨市场部

图片丨来源于瀚海新酶

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全国服务热线: 400-808-5320

研发制造中心: 武汉市高科园三路9号武汉精准医疗产业基地6栋

全球营销中心: 上海市奉贤区环城西路3006号瀚海大厦

微信

官方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400-808-5320

研发制造中心: 武汉市高科园三路9号武汉精准医疗产业基地6栋

全球营销中心: 上海市奉贤区环城西路3006号瀚海大厦

Copyright © 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