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8-5320

EN

产品咨询订购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动态 ·
酶法定点偶联,实现ADC药物“钥匙”与“锁”的完美契合
来源:瀚海生物市场中心
日期:2025-09-16
浏览次数:24

背 景


在肿瘤治疗领域技术发展与临床转化的双重驱动下,新型疗法取得突破性进展。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BiTEs)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成为最受关注的治疗方向。



上市ADC药物

截至2025年H1,全球已获批上市了19款ADC药物,其中包括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3款ADC药物。2025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百利天恒EGFR/HER3双抗ADC研究显示一线联合奥希替尼客观缓解率(ORR)高达100%,单药后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突破12个月;复宏汉霖PD-L1 IO+ADC在三线及以后的非鳞状NSCLC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46.2%,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6.2%。



目前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ADC药物约230个,涵盖Phase I~Phase III全阶段,靶点主要集中在HER2、TROP2、EGFR、Nectin-4、Claudin18.2。在2025年的AACR和WCLC中,也出现了新的ADC靶点,如B7H3、DLL3、CDH17、MLSN、PSMA及CEACAM5等。

ADC结构与功能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将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细胞毒素偶联起来,形成单克隆抗体(mAb)、连接子(linker)和细胞毒素小分子(payload)三部分组成的抗肿瘤药物。作用机理为ADC进入体内后,通过抗体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靶抗原,经过内吞作用将ADC药物包裹进入肿瘤细胞,之后在溶酶体中分解,释放出高活性细胞毒素小分子和“旁观者效应”,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



ADC药物组成结构的特性:

抗体(mAb):抗原有效结合

目标抗原在肿瘤细胞具有高表达和高特异性,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甚至无表达。保证抗体和靶细胞的高特异性结合,减少“脱靶”效应。

连接子(Linker):稳定和高效裂解

在血液循环中保持良好稳定性,避免靶外毒性。递送到靶细胞时可高效裂解释放毒素分子,保证payload在肿瘤细胞内可快速高效释放细胞毒素。

毒素分子(Payload):高活性高效能

常用类型有:微管抑制剂(美登素类,如DM1、DM4、MMAE、MMAF等)、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如喜树碱衍生物SN-38、Dxd)、免疫调节剂(TLR激动剂)、凋亡诱导剂剂(Bcl-xl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转录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只有大约2%的ADC在静脉给药后可以到达靶向肿瘤部位,高效能(IC50在nM和pM范围内)是必需的。

偶联方式(Conjugation):DAR均一化

偶接位置和偶联方式会影响ADC的稳定性、疗效和药代动力学,DAR值均一化能增强药物稳定性和降低毒副作用。


偶联方式


化学偶联 VS 酶法偶联

随着ADC药物的技术进步,定点偶联发展成为ADC药物开发的首选策略。在已披露偶联方式的ADC中,定点偶联技术以445款(77%)占据绝对优势,非定点偶联仅131款(23%)。自2010年首款定点偶联ADC入组临床,该技术临床开发占比稳步提升,到2024年已达28款。




化学偶联

化学偶联是基于使用抗体中存在的氨基酸残基进行非选择性修饰,如赖氨酸偶联和半胱氨酸偶联。




酶法定点偶联


No.1  糖基偶联(Endo S)-两酶三步法

内切糖苷酶Endo S能够特异性水解糖链核心壳二糖(GlcNAc-GlcNAc)之间的糖苷键,暴露出末端的GlcNAc残基,利用糖基转移酶(GalT/Y289L)将带有叠氮基团的底物(UDP-GalNAz)连接到GlcNAc上,随后通过点击化学(SPAAC或CuAAC)与带有相应基团(如DBCO或炔烃)的Payload进行连接。



瀚海新酶Endo S (Cat#HBP000126)序列来源于Streptococcus pyogenes,经E.coli重组表达,高纯度,高活性,热稳定,无糖苷外切酶污染,无蛋白水解活性。



No.2  糖基偶联(Endo S2)-一酶两步法

Endo S2水解切割IgG Fc段糖基上N-聚糖的壳二糖核心中间的β-1,4糖苷键,在N297上留下含有核心岩藻糖的N-乙酰葡萄糖胺(GlcNAc),同时Endo S2具有转糖酶活性,可以同时将带叠氮基团的底物(LacNAc)连接到GlcNAc上,一步实现糖基偶联。



瀚海新酶基于Hevo AI+平台对Endo S2 进行保守性位点分析,使用De novo设计工具和辅助模型,重构Endo S2结构,解决复杂的上位效应,并使用结构分析定位关键残基,提升蛋白内部的疏水性及热稳定性。



Endo S2 Pro (Cat#HBP000133)重组表达于E.coli,经曲妥珠抗体验证,质谱显示Endo S2 Pro可以彻底酶切抗体糖链及实现偶联LacNAc完全。



No.3  谷氨酰胺转胺酶偶联(mTGase)-一酶一步法

mTGase可催化谷氨酰胺(Gln)残基的γ-酰胺基底物的伯胺之间形成肽键,利用mTGase 将连接子-有效载荷与抗体中特定谷氨酰胺(Q295)共价偶联,形成DAR为2或4的结构。



瀚海新酶mTGase (Cat#HBP000132)序列来源于streptoverticillium mobaraense,经E.coli重组表达,可催化蛋白质和肽链上的谷氨酰胺残基上-甲酰胺基团的酰基转移到伯胺上。不同于微生物来源TG酶,重组表达的mTGase催化活性不需要Ca2+存在,谷氨酰胺识别序列为LLQG。



No.4  转肽酶A偶联(Sortase A)-一酶一步法

Sortase A能识别特定的五肽序列LPXTG(其中X为任何氨基酸),切割苏氨酸(T)和甘氨酸(G)之间的肽键,形成酰基-酶中间体,该中间体被含有多聚甘氨酸(oligo-Glycine)的亲核试剂攻击,形成新的肽键(LPXT-Gly(n)-Payload)。



瀚海新酶Sortase A (Cat#HBP000122)来源于Staphylococcus aureus),重组表达于E.coli,能够特异地识别C端含有保守氨基酸序列LPETG、N端GGG-XXX。



产 品 订 购 信 息



扫码了解订购详情(请验证:ADC)



内容丨市场部-生物制药 

编辑排版丨市场部-品牌 

审核丨市场部 

图片丨来源于瀚海新酶、网络(侵删)

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全国服务热线: 400-808-5320

研发制造中心: 武汉市高科园三路9号武汉精准医疗产业基地6栋

全球营销中心: 上海市奉贤区环城西路3006号瀚海大厦

微信

官方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400-808-5320

研发制造中心: 武汉市高科园三路9号武汉精准医疗产业基地6栋

全球营销中心: 上海市奉贤区环城西路3006号瀚海大厦

Copyright © 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