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8-5320

EN

产品咨询订购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活动 ·
聚焦酶工程前沿,共启“AI+”新篇——瀚海新酶亮相第十五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回顾
来源:瀚海生物市场中心
日期:2025-09-05
浏览次数:14

背景概述


2025年8月29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奉贤区圆满落幕。本次会议汇聚全国700余位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的行业盛会,以“基础研究-技术应用-产业转化”为主线,搭建了酶工程领域高水平交流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受邀出席作主旨报告,并同时见证“AI+酶工程”创新力量的崛起。

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之一,瀚海新酶深度参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瀚海新酶创始人/CTO 杨广宇教授,担任本次大会主席,与各界同仁共探酶工程行业前沿技术创新。

(视频:会议现场精彩直击 )


两大创新落地

HZYMES


01、“AI + 酶工程” 创新联盟成立



(图:“AI + 酶工程” 创新联盟成立仪式 )

 

依托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AI + 酶工程”创新联盟由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瀚海新酶创始人/CTO杨广宇教授牵头,召集30多位专家学者全力支持,联合18家行业代表性企业,于本次大会正式成立。



该联盟是我国首个聚焦于酶工程领域的AI+产学研创新合作群体,旨在整合政、产、学、研、用、资顶尖资源,打造AI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引擎,聚焦行业发展关键问题:

1、系统收集酶工程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中的共性痛点,凝练产业实际需求导向的 “真问题”;

2、组织跨单位、跨领域联合攻关,推动共享资源平台建设,加速 AI 驱动下的酶工程新技术研发与迭代;

3、深化产学研协同合作,搭建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通道,实现技术价值向产业价值的有效转化。



未来,联盟将以AI技术为驱动,致力于突破酶工程领域关键技术瓶颈,加速产业转化为核心,进一步联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及合成生物学领域企业,打破学科壁垒与资源孤岛,汇聚创新智慧。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联盟将持续推动技术突破、产业转化及融合发展,助力我国抢占合成生物及生物经济领域制高点,保障国家产业安全。


02、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图: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同期,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李积宗与上海瀚诺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瀚海新酶分公司,以下简称“瀚诺威生物”)高级总监李健,联合揭牌“联合创新中心”,将“概念验证”作为连接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关键环节,为破解成果转化“死亡谷”难题提供了实践平台。

其中,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作为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枢纽,将依托其在关键技术突破、资源整合协调方面的优势,为中心注入转化动能,瀚诺威生物则将发挥产业落地经验,推动技术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前沿报告&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HZYMES作为生物医药核心原料领域的领军企业,瀚海新酶在本次大会中精彩亮相,以两场干货报告和全面的产品矩阵展现创新实力。



杨广宇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

瀚海新酶创始人/CTO


·《天然产物糖基化关键酶的挖掘与定向进化》

重点分享了团队在糖基转移酶领域的两大突破:

一、开发高通量检测平台,实现糖基化酶的快速筛选与表征;

二、攻克特定聚合度寡糖精准修饰技术,有效提升天然产物的水溶性、稳定性及成药性,为食品、医药领域应用提供了全新方案。



潘云洁 博士

瀚海新酶

生命科学高级产品经理


·《中心法则的体外合成生物学》

在“酶工程应用研究”分论坛,详解瀚海新酶在DNA合成(拼接、纠错与大规模酶法合成)、mRNA及基因编辑工具合成、无细胞蛋白合成等领域的技术积累。

全面介绍瀚海新酶为科研机构、药企提供的“从基因到蛋白”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包括:PCR、无缝克隆、限制性内切酶、T7 RNA聚合酶、RNA连接、无细胞蛋白合成等明星产品。


此外,瀚海新酶在会议现场全面展示了基因合成、分子系列、mRNA原料及细胞培养、合成生物学等核心业务产品,凭借高性能酶产品与定制化服务,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交流了解。



瀚海新酶分子生物学系列、细胞系列、合成生物学系列整体解决方案,丰富的产品线,欢迎咨询订购。


政产学研协同,共绘酶工程新蓝图

HZYMES


本次大会得到了政府与高校的高度重视。上海市奉贤区副区长李嘉宁表示:奉贤区将持续优化科研与产业环境,推动酶工程技术成果在区域落地;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安胜强调,学校将依托多学科优势,助力酶工程与产业深度融合;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委会主委吴边教授回顾大会三十年发展历程,提出我国酶工程学科已实现 “从起步到引领创新” 的跨越。



开幕式上,两大重磅奖项揭晓。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山东大学教授李盛英,获“2025年酶工程杰出贡献奖”。




柏玉香研究员、黄小强教授、曲戈教授,获“2025年青年酶工程学家奖”。



(图:青年酶工程学家奖获奖者合影 )


此次大会,70位专家学者围绕“新酶挖掘”、“酶学研究”、“酶工程新技术与新工艺”等热点议题,共呈现12场大会报告、58场分会场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受邀作《DNA硫修饰: 酶学机理突破赋能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主旨报告,系统阐述了DNA硫修饰的酶学机理突破,揭示了其在细菌防御系统中的作用,并展示了该技术在抗噬菌体底盘细胞构建、基因编辑工具开发等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新应用。



(图: 邓子新院士作报告 )


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受邀作《未来食品与生物制造:科学机遇和战略任务》主旨报告,系统阐述了未来食品以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聚焦资源挖掘、感知技术、精准营养等五大战略方向,推动新质蛋白等生物制造技术突破,实现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



(图: 陈坚院士作报告 )


期间,在产业对接环节,近百位企业与学界代表活动中深入交流,围绕技术转化、合作需求达成多项共识,为产学研协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创新为钥,开启酶工程“AI时代”
HZYMES


随着大会落幕,中国酶工程领域正式迈入“AI赋能”的新发展阶段。瀚海新酶作为行业参与者与推动者,将持续以“酶技术创新”为核心,依托自主研发的酶基因挖掘、分子改造、高通量筛选平台,为生物医药、绿色制造等领域提供更高效的酶解决方案。



(图: 大会全体合影 )


未来,期待与各界同仁再次携手,以“AI + 酶工程”创新联盟为纽带,共同推动酶工程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为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内容丨市场部-品牌

编辑排版丨市场部-品牌

审核丨市场部

图片丨来源于瀚海新酶、展会官方


微信

官方公众号

全国服务热线: 400-808-5320

研发制造中心: 武汉市高科园三路9号武汉精准医疗产业基地6栋

全球营销中心: 上海市奉贤区环城西路3006号瀚海大厦

微信

官方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400-808-5320

研发制造中心: 武汉市高科园三路9号武汉精准医疗产业基地6栋

全球营销中心: 上海市奉贤区环城西路3006号瀚海大厦

Copyright © 武汉瀚海新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隐私政策 |